拼音 | dào zhí zhī wù |
注音 | ㄉㄠˋ ㄓˊ ㄓ ㄨˋ |
词性 | 作宾语;用于赃物 |
英文 | A stolen paw |
年代 | 近代成语 |
解释 | 跖:人名,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,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,代指坏人;物:物品。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。 |
出处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八回:“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,并非盗跖之物,先生如何不受?” |
例句 | 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中记载了盗跖与李斯之间的故事。盗跖是一个擅长盗窃的犯罪分子,他靠偷窃来积累了大量财富。李斯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,他知道盗跖的违法行为,但却不能立即将他绳之以法。于是,李斯对盗跖说:“你所偷窃的财物是盗来的,虽然数量很多,但它们并不属于你。”这个例子中,李斯引用了成语“盗跖之物”,来告诫盗跖偷来的财物并不真正属于他,追求正当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。 |
本页面更新的时间: 2小时前(2025-07-31 14:00:0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