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 | gān chéng zhī jiàng |
注音 | ㄍㄢ ㄔㄥˊ ㄓ ㄐㄧㄤˋ |
词性 | 作宾语;指保卫国家的将士 |
英文 | defender |
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解释 | 干城:盾牌和城墙,比喻捍卫者。指保卫国家的大将。 |
出处 | 《诗经·周南·兔罝》:“纠纠武夫,公侯干城。”《孔丛子·居卫》:“今君处战国之世,选爪牙之士,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,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。” |
例句 | 宋代文人范成大《北游录》中有一则故事,讲述了北方边境常年遭受敌军侵扰,朝廷派遣了一位名叫岳飞的将领前去防守边境。岳飞带领着表现出色的将士,经过艰苦战斗,在阻击了数次敌军的进攻后,顺利守住了北方边防线。后来人们将岳飞称为“干城之将”,用来形容能够坚守边境、保卫家园的英勇将领。 |
本页面更新的时间: 2小时前(2025-07-31 14:00:0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