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你不知道的生活小常识
史上最有趣的冷知识,你都知道吗
学课前冷知识:为什么冰可以浮在水上? 冰是固态的水,我们知道水的密度是1 g/cm³,而冰的密度只有0.92 g/cm³,因此冰可以浮在水上。 但是为什么冰的密度会比水小呢?
首先,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密度。密度是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,用公式表示为ρ = m/V。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,物质的体积是不变的,而质量是可以变化的。所以,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改变它的密度。 在水的温度范围内,从0℃至4℃,水的密度是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增加的。当温度下降到4℃以下时,水的密度会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而减小。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℃时,水的密度已经达到了最大值,之后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,水的密度便又开始减小。 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℃以下,变成冰时,由于分子之间的结构和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,它的密度便会减小。当温度下降到-4℃时,冰的密度减小到了最小值0.92 g/cm³。 因此,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,它可以浮在水上。 这种现象被称为“密度逆转”或“冰的浮力”。在自然界中,这种现象有很多的应用,比如冰湖的保护作用、大气环流的影响等等。 小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,观察冰块的浮力现象。我们可以在装有水的容器中放入冰块,观察冰块是否会浮在水面上。我们还可以加入盐等溶质,观察这些溶质对水和冰的密度和浮力的影响。 通过这种实验和了解,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,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创造力。
学而思轻课下载2019安卓最新版 手机app官方版免费安装下载 豌豆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