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摄影大师
抗战时期的延安
安抗大冷知识 延安抗日战争时期,作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办公地,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核心和革命文化的大本营。在整个延安时期,除了日常的革命工作,还有名为“抗大”的革命干部培训机构。接下来,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些延安抗大的冷知识。 一、抗大确立的四项特点 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抗大确立的四项特点:全面性、系统性、科学性、实用性。其中全面性是指全面夯实政治理论基础,系统性是指系统地培养干部应有的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,科学性是指采用科学化的教育方式,实用性是指立足实际,面向需要。
二、任务重,任务难 在整个延安时期,教授和学员们都对抗大高标准的人才培养任务感到十分压力。一方面,他们需要尽快培养合格的干部,参与到革命中去,实现战争中的胜利;另一方面,由于干部培养的重要性,他们更需要精益求精,不能误人子弟,因此压力巨大。
三、“内部矛盾” 抗大是为了培养优秀革命干部而建立的,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过渡到“脱离世界”、“脱离群众”的状态。但是这种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内部矛盾的产生。许多学员们觉得教授们过分关注理论知识,而忽视了实践经验。相反,教授们则认为学员们会过分关注实践,而忽视了基本理论。一些早期的学员甚至因此离开了抗大。
四、设立熊同愚班,培养特殊人才 抗大为了实现自己的人才培养任务,还设立了熊同愚班。这是为了培养特殊的人才,尤其是有极强组织领导能力的人才。这个班级的学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,被誉为“人才的人才”。
五、延安之中,另有“瞎仙山” 除了抗大之外,延安之中还有一座“瞎仙山”,也是培养干部的机构。然而,这个机构的存在常常被忽视。这是因为“瞎仙山”不是中央党校,而是中央音乐学院和延安艺术大学和文工团的“关联机构”。这也意味着他们的任务重心在于培养文化人才,而不是政治干部。 在延安时期,抗大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干部培养机构之一。尽管它的存在有内外压力,但是还是通过制定的数项特点,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干部。同时,也需要意识到,延安之中还有其他的机构同样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。未来,我们需要充分认识这些历史,以此在实现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更进一步。
陕甘宁边区高等检察处首任检察长 马定邦